擁抱或拋棄你的內在母親


從事心理師這工作很痛苦也很幸運的地方就是必須不斷的清理內在。痛苦的是得一次又一次的面對自己心底的黑暗和苦楚,有時過程比看七夜怪談還恐怖痛苦,其實可以想像那過程就像是去一間黑漆漆的房子,拿著微弱的燈光在四週小心翼翼的照呀照,提心吊膽的探索去找鬼,期待可以甕中捉鱉,但又害怕它不小心從某處蹦出來,嚇個半死。然而幸運的是透過每次清除整理內在的痛苦糾結,活的越來越清明和自在。

以前我有個毛病,別人讚美我時總是搖頭否認,不然就是面露極為困窘的神色,讓讚美我的人也感到有些尷尬。我本來以為這毛病是小事,但它漸漸影響我的生活和工作,我在許多地方顯得沒有自信。

我花了些時間去理解我為什麼沒辦法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因為我總為自己不夠好,是個沒有價值的人,不值得接受讚美與肯定。後來我了解到這跟我兒時成長經驗有關,不論我多努力或是覺得自己表現不錯,想尋求母親肯定時,母親總未能給我想要的讚美,反而是那雙輕蔑不以為然的眼睛,表示這一切不是理所當然嗎?(參閱➤薩提爾與我:家會傷人,回到人與人相待的位置,撫平創傷和母親和好ttp://t.cn/AiHjNJqC)

後來我再花了一些時間和現實生活中的母親和好,理解母親為何會這樣。我以為和母親和好,我無法肯定自己,始終認為自己不夠好的狀態會有所改變。

終於在陸續投稿文章一些時日後,有了自己的專欄,文章也登上雜誌,我以為我長久以來的努力可以得到我內在的肯定,會告訴我已經做的很棒,不用再這麼努力了。但結果我卻是我舊認為這是一件沒什麼了不起的事,腦海裡不經意出現幼時母親那雙輕蔑的眼睛。

我猛然發現原來我一直用母親的眼睛來看我自己,即便現實生活中的母親老去,目光已經變的和善,也常常對兒孫子女說愛,然而那兒時輕蔑不以為然看我的母親模樣已經深深住進內在深處,成了我時時刻刻檢視自己的那雙眼睛,成了我的內在母親。

(註:內在母親可以理解為自我評價)

我終於明白不論我做了多大的努力,多了不起的成就,內在的母親依舊不會滿意,依舊認為我不夠好,這就像是無止境的薛西佛斯詛咒,為此憂鬱了兩個禮拜。

終於在某一天,過去的女同事丟訊息給我,問我最近好不好,她說她在某次的課程中突然感到充滿了愛,她想起了我,坦然告訴我她的感受,表示她愛我,我看到訊息後淚流滿面,我經驗到一位認識我幾年的朋友對我表達愛意,然而面對我的內在,不論我多麼努力在「內在母親」面前跳呀跳,展現我得到的成就,但她卻不看我一眼,也不曾摸摸我的頭跟我說:「好棒阿、真是不容易!」。

我悲傷且深刻的發現我的內在母親一點也不愛我,既然如此那我又何必愛她呢?(其實那也隱含著我一點也不愛自己)

有了拋棄內在母親這樣想法後,在後來一些時日裡我漸漸感到放鬆。以前當聽到或看到我不會的心理課程,經常是立刻手刀報名,即便對該課程並不真的感興趣,但深深害怕落後他人感受驅使我去學習,自我剖析後發現那是源自於內在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潛意識而使我這樣做。以前當知道某某人做到了某些事情後,我除了有忌妒的感受外,還有生氣的情緒,生氣的情緒是源自於我指責我自己為什麼做不到。

然而現在我不論看到、聽到甚至嗅到他人成就訊息,心中忌妒又生氣的情緒出現時,我可以冷靜的告訴自己那是內在母親的眼光在看我,我可以用新的眼光來看我自己。就這樣經歷好幾次遇到他人成就訊息,雖然我還無法不帶妒羨的去看,但我逐漸可以想著「這是他們的人生,不干我的事!我有我自己的道路要走」。

漸漸我可以將這不愛我的內在母親趕出我的心底,裝進我生活中真實感受到的母親,也不如以往像無頭蒼蠅一樣,汲汲營營的不停努力,不知道自己努力想得到什麼,似乎是一場沒有盡頭的努力馬拉松。

兒童在社會化的歷程中,很自然會採納父母的眼光看世界,容易將大人的評價當作審視自己作為的眼光,這是內化的過程,也就如此孩子才能漸漸發展出佛洛伊德所說的「超我」。當孩子發展出超我時,其用意是即使父母不在,父母也存在我們心底,成了我們的內在父母,監督著我們做該做的事,壓抑我們不去做不能做的事。

我們成長過程為了生存,為了得到父母歡心,很自然地接收父母給的觀點和對人事物的評價,幼兒困難判斷分析那些觀點或評價是好是壞,無法選擇接納或拒絕父母觀點。然而並非所有內化於我們內心的觀點都是好的,對於長大成人的你我,多了判斷能力,或許能選擇留下好的觀點,丟棄令自己感到痛苦的觀點,同時可以自己能採取新的觀點、新的評價,或許擁抱或拋棄內在母親,能由自己決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育嬰日記 01

薩提爾與我:家會傷人,回到人與人相待的位置,撫平創傷和母親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