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看完殺警案的判決後,留下憤怒外我們還需要什麼?與惡之間不只有距離。

圖片
相信前陣子大多數的人看到「殺警無罪」的新聞第一個反應是憤怒,連我還不了解事情的始末時我的反應也是如此,憤怒的感受是如此的直接以及純粹,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微微在顫抖。而當我了解犯案者是一位慢性 ( 長期 ) 思覺失調患者,長期從事精神醫療工作的我剎那間理解些什麼,但我仍感到我身體上的怒氣未消。我對我的怒氣感到訝異以及不安,連我具有精神醫學知識的人都感到生氣的話,那麼一般人更不用說了。 【殺警案的判決,勾起人們心底對失控的不安與恐懼】 我回頭檢視我第一瞬間的怒氣是什麼,我想這新聞底下勾起的是人民的恐懼,失去控制的感受,焦慮感受爆瞬間爆棚: 「連警察被殺都沒關係,不會受到合理的刑罰,那麼我這平凡小老百姓被殺了又怎麼會得到公道?!」 「為什麼要這麼委屈地死去?連社會最高力量的司法都沒辦法幫我主持正義,那我還能依靠誰來替我平反?」 「出門一點安全感也沒有,完全無法預期周遭的人精神狀況是否穩定,是否能安全地回家?」 「我怎麼能確認路上誰有精神疾病,又怎麼能知道這些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有接受治療,他們出來外面走跳時精神狀況是穩定的呢?誰能來保障我的安全?」 不怪一般人不理解「思覺失調症」的疾病,連受過專業訓練的我、曾每天與病人相處的我,也花了好長時間理解他們的生病經驗,怎麼能要求從電視劇、新聞報導認識疾病的大眾,能充分理解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生病處境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我在精神病院工作四年接近五年的時間,最後我受不了無望感而從那地方逃走。那裏全部收治長期慢性的精神病患者,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患者為大宗 ( 以下統稱精神疾病 ) 。很多病人從年輕十幾歲時就發病,等我想認識四、五十歲的他們來龍去脈時,他們病歷有的疊起來已經快超過我的身高了,這還不包括超過十年則可依法銷毀的病歷。感到他們的人生全部縮疊在那字跡潦草的醫囑以及精神病藥中,多到我無力了解、也無從了解。 【罹精神疾病讓患者從社會位置上退出,且長期需要服藥才能穩控病情】 慢性、長期精神病人的醫療狀況是,治療是為了得到控制不要再發病,而不是痊癒。毫無治癒希望感的工作讓我十分阿雜 ( 心煩 ) ,那時我是初出社會的心理師,充滿了幹勁,想要協助他人改善生活,但我對他們一點用處也沒有,大部分的病人每天都會相同的問題,明知道答案是什麼,但還是會不停的問「我什麼時候

焦慮也能管理?利用時間管理技巧來管理你的焦慮—重新找到焦慮的優先順序

圖片
前陣子經歷了一場憂鬱,我將自己關了起來,關掉了手機、關掉了通訊軟體。關掉了外界聯繫還不夠,或許不想要再承受更多痛苦,我還關掉了自己的感官以及知覺。 你說我經驗到了什麼大事嗎?為什麼會這麼憂鬱。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就是生了孩子,然後停掉工作開始自己帶孩子長大。陪孩子長大當然是美好的,然而最難纏的是自己的貪心,我想要做一位好媽媽的同時又想要做自己。 ( → 82 年生的金智英 — 如果可以誰想當媽蟲 https://reurl.cc/oLdVE3 ) 成為一位媽媽到現在,體悟到若一位媽媽渴望以及重視自己,但卻又期盼可以同時照顧好寶寶,覺得這真的是需要智慧以及學習的事情,當這兩者沒辦法取得平衡時,往往一不小心就憂鬱了。憂鬱大概就如同感冒的傳染特性一般,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即使壯如牛,身經百戰調解別人情緒困擾的心理師也難逃憂鬱的來襲。 我正在學習如何好好走在這鋼索上,設法取得平衡,就在好幾週都是邊掉淚邊餵奶同時,我腦袋晃過一個想法:我的焦慮這麼多,我焦慮的那些事情是得現在就得焦慮的嗎?我明明知道我擔心的那些,一時半刻也完成不了 ( 像是繼續進修 ) ,而且現在的處境就是不允許我長時間的離開,那我的那些焦慮與擔心還有意義嗎?我是不是能分類管理一下我的焦慮項目,就像整理家中那堆雜亂洗曬好的衣物。 就在我思索要如何管理分類我心中的焦慮,我想起之前工商心理學教授一堂時間管理課,教著人們可以利用四限象法則來幫助人快速決定哪些事情需要優先處理,藉此方法提高工作與生活效率,減低事務累積的繁雜感。 「時間管理四象限」或許很多人都不陌生,教著人將事情分成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再從中去分類緊急的事情是重要還是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急還是不急。我想著這個方法可以分類工作,或許也能分類管理我的焦慮。 我找了張紙,將我心中感到焦慮的想法、事情一一羅列出來,然後分類在這四個象限當中。像是想要持續進修,但因為要照顧寶寶不得暫停、想要陪孩子成長,擔心之後繼續工作無法工作和育兒同時兼得。追了一半的劇找不到時間看完,對結局感到心癢難耐。隨著寶寶越長越大,金錢花費也隨之增多,擔心收入無法增加等。 將心中林林總總所擔心的事羅列出來,不管是芝麻綠豆大的事,還是得從長計畫的事。然而不列出來還好,一列出來嚇死人,我以為我的焦慮事情堆的滿坑滿谷,但發現真正感